聯準會降息成定局?從「防通膨」 轉向「保就業」!
隨著聯準會9 月16 日至17 日貨幣政策會議臨近,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正逐步清晰。先前困擾聯準會數月的“滯脹風險”,在近期就業市場疲軟數據與通膨壓力緩解的雙重作用下逐漸消散,官員內部圍繞政策方向的爭議有望落幕。從機構預測到聯準會自身態度,一場「謹慎寬鬆」 的政策調整已箭在弦上,而就業市場的多重警示信號與通脹的溫和表現,正共同塑造著此次降息的節奏與幅度。
一、數據支撐:就業市場疲軟加劇,通膨壓力溫和緩解
近期密集發布的經濟數據,為聯準會降息提供了核心依據—— 就業市場的降溫速度超出預期,而通膨壓力的傳導則弱於擔憂,兩者共同打破了此前「滯脹」 的擔憂閉環。
(一)就業市場:從“表面平穩” 到“全面疲軟”
關鍵指標承壓: 8 月失業率上升至4.3%,6 月職缺流失,2025 年前一年新增職缺較初報少近100 萬人。
結構問題凸顯:產業招募範圍收窄,黑人失業率自2025 年2 月飆升(與白人分化),職缺年減超7%(較2023 年降27.1%)。
真實疲軟被掩蓋:剔除2024 年底招募激增,2024 年4 月- 2025 年8 月月均新增僅約4 萬,失業率低位源自勞動供給(移民限制)而非需求。
(二)通膨表現:關稅傳導溫和,核心指標可控制
儘管8 月CPI 漲幅超上月,但通膨壓力可控。 8 月核心CPI 環比漲0.35%,而聯準會更關注的核心PCE 環比預計僅漲0.18%,顯示通膨漲幅低於預期,這與鮑威爾觀點相符。儘管市場預計2025 年底通膨率或超美聯儲2% 目標1 個百分點以上,但政策制定者已認可“關稅通膨無持續性”,政策重心逐漸轉向就業保護。
機構預測:從分歧到共識,摩根士丹利領銜預期上調
面對經濟數據的變化,市場機構對聯準會降息路徑的預測迅速調整,儘管在降息幅度上仍有分歧,但「漸進寬鬆」 成為共識。
前聯準會官員萊因哈特: 9 月降25 基點是“政策校準”,非寬鬆週期開啟,無需持續降息。
文藝復興宏觀杜塔:建議降50 基點,預計FOMC 實際或降25 基點並強化就業支持。
摩根士丹利:從“9 月按兵不動” 轉為“四次25 基點降息”,2025 年1 月追加降息以讓利率回歸中性。
三、聯準會態度:從“滯脹擔憂” 到“政策校準”,謹慎平衡內外壓力
聯準會內部的政策基調也在今年夏季完成轉變,從年初的“防通膨” 到如今的“保就業”,但“謹慎” 始終是核心原則,同時需應對外部政治壓力。
(一)內部基調轉變:結束滯脹爭議,聚焦就業保護
2025 年7 月,聯準會內部態度轉變,兩位理事以就業風險主張降息,打破利率維持共識,回歸政策平衡。政策層面,原計畫2025 年兩次25 基點降息,因川普關稅政策曾有7 位官員反對,現關稅未引發持續通膨,降息共識更易達成。
(二)外部壓力因應:川普幹預下的“市場校準”
聯準會政策決策受白宮施壓,川普既要求降息,又試圖影響其獨立性。下週發布的經濟預期將作為“市場校準工具”,透過明確通膨、失業率、利率路徑預測,穩定市場對其政策獨立性的信心,降低政治幹預引發的市場波動風險。
四、總結展望:9 月降息成定局,路徑依賴數據
聯準會9 月降息成定局,25 基點「政策校準」 可能性最高,後續寬鬆節奏由經濟數據主導:短期降息為應對就業疲軟、明確“關稅通脹一次性”,標誌政策重心從「防通膨」 轉「保就業」;中期可參考摩根士丹利「四次降息+ 暫停+利率以平衡通膨與就業;風險上,失業率超4.5% 或加速降息,通膨超預期則可能暫停寬鬆。
市場已提前定價降息:8 月CPI 後美國2 年期國債收益率觸2025 年第三低、標普500 創年內第24 次歷史新高;下週FOMC 會議核心看點除降息幅度外,更在於經濟預期中「就業支撐」 的承諾力度,這將決定未來數月市場風險偏好走向。
本文內容由網路使用者自發性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1599153920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轉載聯絡作者並註明出處:https://www.jssals.com/html/2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