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Ace Markets交易平台 > 资讯 > 從CPI到債務看美國經濟全景—通膨分化、政策博弈與債務壓力交織

從CPI到債務看美國經濟全景—通膨分化、政策博弈與債務壓力交織

2025年7月,美國經濟數據密集釋放,CPI通膨數據的波動、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、聯準會政策預期的分化,以及持續擴大的財政赤字,共同勾勒出當前經濟運作的複雜圖景。

一、CPI數據超預期波動,市場反應劇烈

7月美國CPI數據呈現「核心強、整體弱」的分化特徵。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CPI年率升至3.1%,為五個月來新高,超出市場預期的3.0%;核心CPI月率攀升至0.3%,是1月以來首次達到這一水平,高於前值0.2%,顯示核心通膨壓力仍在積聚。與之相對,整體CPI年率錄得2.7%,低於預期的2.8%,與前值持平;月率0.2%符合預期,但低於前值0.3%。

從CPI到債務看美國經濟全景—通膨分化、政策博弈與債務壓力交織

數據公佈後,金融市場瞬間掀起波瀾:現貨黃金短線飆升至3354美元/盎司高點,經歷大幅回落後再度拉升,最終收於3351.21美元/盎司;美元指數短線下跌超30點,非美貨幣普漲,英鎊兌美元突破1.35,美元指數短線下跌超30點,非美貨幣普漲,英鎊兌美元突破1.35,美元兌日兌美元守148888785點。美國短期利率期貨下跌,交易員對聯準會9月降息的押注升溫,同時持續維持12月降息預期。

二、通膨驅動因素複雜,關稅與「超核心服務」成焦點

7月通膨的結構性特徵尤為突出。曾被聯準會重點關注的「超核心服務」(剔除住房、商品、食品和能源)當月上漲0.48%,為1月以來最大漲幅,其中機票價格飆升4%(三年多來最高)、牙科服務上漲2.6%(歷史紀錄),成為核心通膨的重要推手。關稅對物價的影響持續顯現。受關稅衝擊的家居用品價格月漲0.7%,雖漲速放緩,但同比2.4%仍創兩年來新高;視頻和音頻產品月漲0.8%,同比0.4%為2021年以來最大增幅。

從CPI到債務看美國經濟全景—通膨分化、政策博弈與債務壓力交織

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等機構預測,秋季新車型上市後,關稅可能進一步推高新車價格,因庫存減少與新關稅政策形成疊加效應。不過,服裝價格漲速放緩至0.1%,初步顯示關稅對該領域的影響或略為減弱。值得注意的是,川普曾多次強調的民生領域價格出現降溫:「家庭食品」價格微降0.1%,能源價格下降1.1%,其中汽油價格回落2.2%,一定程度緩解了家庭生活成本壓力。

三、機構分歧加劇,聯準會政策走向成市場核心關切

對於7月CPI數據的解讀,分析師與機構呈現顯著分歧。分析師Anstey警示,核心CPI超預期是6個月來首次,需警惕通膨拐點出現,未來可能持續高於預期,這與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關注的12個月通膨趨勢相悖,並非正面訊號。

從CPI到債務看美國經濟全景—通膨分化、政策博弈與債務壓力交織

而樂觀派認為政策仍有放鬆空間。分析師Jersey指出,整體CPI月率數據暗示,9月聯準會會議前的PCE數據可能接近2%目標,為降息鋪路;CreditSights更是預測9月可能降息50個基點,因勞動市場降溫已成為政策制定者的核心關注點。

四、數據可信度遭質疑,政治因素介入市場定價

7月CPI報告的特殊性在於,這是川普解僱勞工統計局(BLS)局長後,該機構首次發布的通膨數據。此舉引發市場對官方數據可信度的擔憂——全球投資者依賴這些數據為數萬億美元資產定價,而BLS調查回复率多年下滑已讓數據質量存疑。麥格理策略師蒂埃里・威茲曼直言,對數據政治操控的懷疑可能直接扭曲市場趨勢。

財政赤字再創新高,債務壓力逼近臨界點

從CPI到債務看美國經濟全景—通膨分化、政策博弈與債務壓力交織

與通膨數據同時公佈的財政報告更為嚴峻。7月美國聯邦政府支出暴增9.7%,達6,300億美元,創1月以來次高;收入僅成長2.5%至3,380億美元,其中包含193億美元關稅收入(若剔除關稅,收入實則較去年同期下滑)。收支失衡導致7月財政赤字飆升至2,910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擴大20%,為史上第二高7月赤字。截至7月,本財年累計赤字已達1.629兆美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7.4%,2025財年大機率成為美國史上第三大赤字年份。

更嚴峻的是,美國公債總額首次突破37兆美元,約2024年名目GDP的1.27倍;7月單月利息支出達919億美元,前十個月累計突破1.019兆美元,全年或超1.2兆美元,穩居聯邦第二大支出,僅次於社會安全。儘管關稅收入連續四月高點運作(7月約193億美元,年化約2,400億美元),但面對近10%的支出增幅,這點收入杯水車薪,難以扭轉財政惡化趨勢。

從CPI到債務看美國經濟全景—通膨分化、政策博弈與債務壓力交織

結語

7月數據揭示了美國經濟的多重矛盾:核心通膨黏性與整體通膨降溫並存,關稅短期推升物價與長期財政壓力交織,聯準會降息預期與通膨風險博弈持續。這些矛盾不僅左右著金融市場的短期波動,也預示著未來經濟政策調整的複雜性—如何在抑制通膨、穩定就業與緩解財政風險之間尋找平衡,將是美國經濟面臨的核心挑戰。

本文內容由網路使用者自發性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1599153920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轉載聯絡作者並註明出處:https://www.jssals.com/html/96.html